同花順數據顯示,截至2月22日,申萬行業55家中藥上市公司中有28家發布業績預告或快報,其中21家企業業績變動在20%-60%之間,占比75%,僅有兩家業績同比下滑。業內人士表示,在中藥材價格仍處高位的背景下,中藥板塊業績仍有望實現平穩增長,而高端品牌藥企讓市場更存期待。
藥材暴漲“煎熬”業績
中藥材價格暴漲帶來的成本壓力貫穿全年。商務部2月21日公布的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為110.66,比2011年5月份最高時的130.77點下降約15.38%,但與2010年同期相比仍處歷史高位,其中,上周植物莖木類藥材環比漲幅達7.1%。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,中藥材價格在2011年顯示出前高后低的走勢,不過目前中藥綜合200指數較2009年初高逾1.2倍。連續三年的成本上漲大幅沖擊了中藥行業的盈利能力。
受累中藥材價格的高位起伏,中藥行業2011年內呈現“上下游叫,中間商笑”的局面。上游中藥材種植的生產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,下游藥企原材料成本壓力持續加大,中間流通商則搭乘藥材“牛市”收益頗豐。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7月開始規范中藥材流通并嚴打藥材囤積行為,外加新藥材上市,中藥材整體價格開始出現快速回落。
在中藥材價格暴漲暴跌過程中,中藥企業備受煎熬。2011年上半年太子參價格達到380元/千克的歷史高位,江中藥業(600750)總體毛利率下滑18.77%,并開始壓減產品產量。目前亳州太子參價格已回落至250元/千克左右,但江中藥業預計全年業績同比下滑15%。此外,嘉應制藥(002198)以30%的業績跌幅居于前列,公司表示,原材料、人工等成本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增加31.8%。
業內人士表示,國內醫保覆蓋面在2011年首度達到95%,醫藥市場的大幅擴容使中藥需求不斷增強,并帶動中藥板塊整體業績趨于穩定增長,不過從中藥行業毛利率水平的變化來看,近年來藥材價格的暴漲使板塊盈利能力受到削弱。
高端中藥品牌存期待
高端中藥品牌企業業績則讓市場頗為期待。2011年全年,片仔癀凈利潤預計達2.54億元,同比增長30.86%,但同仁堂、天士力、馬應龍、東阿阿膠、云南白藥、九芝堂等代表性企業的業績情況至今仍顯神秘。
國海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員黃秋菡表示,高端品牌制藥企業擁有自主定價能力和高毛利率,較強的盈利能力使他們能夠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中藥材種植基地,亦能幫助企業按照高標準生產模式產出高質量中藥產品,并有更充裕資金投入研發和營銷,從而強化品牌地位和盈利能力。
目前,片仔癀、東阿阿膠分別投入巨資進行人工養麝及養驢,品牌優勢不但保證了產品高毛利率,同時掌控了國內主要的動物中藥材資源。而云南白藥、同仁堂等均建立了大規模的GAP中藥材種植基地,穩定企業成本支出。
2011年內,片仔癀先后兩次提高主打產品價格,片仔癀內銷價格共計提高60元/粒,外銷價格共計提高9.5美元/粒,公司人士對此表示不擔心銷量下降;東阿阿膠在2010年三次提高產品價格的基礎上,2011年初宣布提價不超過60%,進入2012年后再度接連提價兩次,提價幅度達20%,引起市場關注。
|